白浊病属于中医病名,又称搦白、便浊、白淫等,是因湿热下注、脾肾虚亏等病因所致的小便异常相关疾病。白浊病的典型症状为尿液浑浊,色白如泔浆,夹凝块,或小便时尿道口有白色滑腻之物排出,部分患者病情较重,可能出现轻微刺痛症状。但白浊病除尿液性状改变外,不伴随尿道口痛、灼烧感、会阴疼痛等症状,可由主要症状与膏淋、热淋、遗精等进行鉴别。
白浊病多由外感湿邪积郁生热,或饮食劳伤脾、禀赋不足、劳损伤肾而致,与西医中的慢性前列腺炎、膀胱炎等存在类似症状。白浊病初起症状较轻,机体虚症不重,以外感湿热为主,治疗可清热利湿、分清利浊。随着病情进展,外伤湿热内耗,虚实夹杂,应又补益与清利兼施。若治疗不当导致病久,患者脾肾亏虚症状加重,治疗时需健脾益肾、固摄下元。
2023-10-11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