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有气无力、浑身没劲,可能与睡眠不足、过度运动、精神因素、缺乏营养、颈椎病等原因有关。部分患者可能是出现了器质性疾病,如心脏疾病、脑血管病等。
1、睡眠不足:例如经常熬夜、晚上喝奶茶、咖啡、可乐等饮料,或吃油炸食品、烧烤等食物,均会引起大脑兴奋性改变,导致晚上失眠、睡眠不足等现象,从而使患者出现疲劳乏力的现象,此时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改善;
2、过度运动:如果患者长时间不运动,但突然过度、剧烈运动时可能会造成有气促、全身疲惫酸痛、感觉乏力等现象,建议适量运动,以避免引起不适;
3、精神因素:如焦虑症、抑郁症、强迫症、疑病症,以及精神分裂症,由于服药及本身症状表现,患者一般会出现失眠、全身感觉乏力等症状。需要给予相关药物,包括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、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,以改善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;
4、缺乏营养:部分患者长期不良饮食会出现贫血、低血糖、电解质紊乱等情况,缺乏钙、磷、镁等微量元素后会引起无精打采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,需要通过检查确诊后来纠正;
5、颈椎病:部分患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,长期低头压迫血管后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,从而出现颈椎病,造成有头痛、肢体麻木、乏力的现象。患者需要避免长期低头工作,应适当抬头休息;
6、心脏疾病: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肌缺血、心绞痛、心梗或心律失常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,患者可表现为气短、胸闷、无力、心慌、心悸等症状;
7、脑血管病:常见于缺血性疾病,而血管硬化、狭窄、斑块会造成大脑缺血、缺氧,从而表现气短、乏力的现象。此时需要通过血管检查评估是否出现血管狭窄,或采取头颅磁共振检查,以排除是否有脑梗或脑出血。
除了以上疾病以外,例如感冒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肺结核或肿瘤等疾病,患者都可出现全身乏力不适、情绪低落、气短、头晕的现象,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。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时,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,若为睡眠不足、过度运动等生理性因素所造成,一般通过改变生活、运动习惯等就可以缓解。若无法对原因进行判断,建议到医院就诊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