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3后桥和457桥在承载能力、结构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。从承载能力看,153桥是10吨桥,457桥为13吨桥,457桥更出色。结构上,153桥被动齿轮分度圆直径435mm,457桥的则为457mm、485mm及498mm,且其半轴螺丝10个、传动轴8根丝,均多于153桥。可见,457桥在载重与扭矩输出上表现更优,更适合重型运输。
在轴承的选用上,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分。457桥采用的是加大轴承,虽然它与153桥的承载量相同,但是在细节参数上,差异还是十分显著的。153桥半轴螺丝仅有8个,传动轴是6根丝;而457桥半轴螺丝多达10个,传动轴丝也有8根。这样的设计使得457桥在面对更大重量的货物时,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,减少因零部件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故障的风险。
从技术起源和应用车型来看,153桥有着独特的背景。它是东风当初引进日产柴的技术成果,设计之初前桥为5T,后桥为10T,并被应用在东风153车型上,因此得名153桥。而457桥则是为了满足重型运输需求而设计的,它更侧重于应对大载重的情况,在重型运输和工程车辆等应用场景中大放异彩。
后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不同驱动方式下,后桥作用也不尽相同。如果车辆是前桥驱动,那么后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车身的重量;要是前桥不具备驱动功能,这时后桥除了要承担承载的任务,还得肩负驱动车辆前进、降低转速以及实现差速的功能。对于四轮驱动的车辆,在后桥前面一般会配备分动器来合理分配动力。此外,后桥还分为整体桥和半桥,整体桥常常与钢板簧悬架搭配,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路况,提供较好的支撑性;半桥则一般与独立悬架如麦弗逊式悬架配合,可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。
综上所述,153后桥和457桥的不同体现在多个维度。承载能力、结构设计、技术起源以及在车辆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差异,决定了它们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。153桥适用于一些对载重要求相对较低的运输场景,而457桥凭借其更强的承载能力和更大的扭矩输出,在重型运输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选择后桥类型时,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,从而选出最契合实际需求的后桥。
(图/文/摄:太平洋汽车 整理于互联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