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赛程_世界杯多少年一次 - fybstd.com


来源: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
指导专家:张慧,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

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长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中的含糖量。超市里琳琅满目的“零糖”饮料,因其低热量、低糖、低脂肪的特点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
然而,长期饮用零糖饮料真的健康吗?

PART 01

什么是零糖饮料?

依据国家标准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-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(GB 28050-2011),零糖饮料指每100毫升饮料中糖含量不超过0.5克的饮品,即不含或含极少量葡萄糖、蔗糖、果糖等天然糖分的饮料。

零糖饮料的甜味主要来自甜味剂。甜味剂根据来源,可分为人工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类。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、安赛蜜、三氯蔗糖、糖精等;天然甜味剂包括糖醇类甜味剂、甜菊糖、罗汉果苷、赤藓糖醇等。这些甜味剂的甜度远高于天然糖分,但热量极低或几乎为零。

PART 02

人工甜味剂的益处

热量低:人工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,但几乎不提供热量,适合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;

控制血糖:人工甜味剂不参与血糖代谢,因此不会引起血糖波动,适合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;

减少发生龋齿的风险:口腔内的细菌接触到糖后,会慢慢吸收并利用糖产生酸,破坏牙齿,造成蛀牙。但人工甜味剂等代糖和细菌不产生反应,代糖减少了龋齿的发生风险。

PART 03

人工甜味剂的潜在风险

影响代谢健康:尽管零糖饮料几乎不含糖分,但长期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代谢健康。一些研究发现,人工甜味剂可能会破坏肠黏膜屏障,干扰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,影响葡萄糖代谢,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;

加重对甜食的渴望程度: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大脑对甜味的感知,导致对甜食的渴望程度日益严重,进而可能增加总热量的摄入,从而引起肥胖,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食用代糖来控制体重;

危害心血管健康:部分研究表明,长期大量摄入零糖饮料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,尤其是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,长期食用甜蜜素和糖精亦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。

PART 04

天然甜味剂的益处

安全性较高:天然甜味剂(如甜菊糖、罗汉果苷)通常被认为比人工甜味剂更安全,因为它们来源于天然植物,且经过长期使用验证;

低热量:与人工甜味剂类似,天然甜味剂的甜度高但热量极低,适合人们控制体重和血糖;

改变肠道菌群:研究表明一些糖醇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,可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,从而预防或联合治疗代谢相关疾病;

改善便秘:部分糖醇类甜味剂可作为通便剂使用,预防或缓解便秘,如木糖醇、乳糖醇。

抗氧化作用:一些天然甜味剂(如甜菊糖)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,可能对健康有益,如木糖醇、麦芽糖醇、乳糖醇、罗汉果甜苷等,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和清除自由基对肝脏起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
PART 05

天然甜味剂的潜在风险

口感与耐受性:部分天然甜味剂(如甜菊糖)可能带有苦味影响口感;某些天然甜味剂(如赤藓糖醇)食用过多可引起胃肠不适,如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。

“零糖”饮料在控制体重、血糖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。然而,长期饮用仍有增加热量、影响代谢健康、危害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潜在风险。因此,在选择这些饮品时,应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、营养需求及饮食习惯,避免过度依赖。日常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,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,确保营养均衡,促进整体健康。

-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《祝您健康》编辑部出品 -

内容策划 / 排版:朱菁菁、顾欣雨

原标题:《听健康丨“零糖”饮料为什么是甜的?真的健康吗?》

阅读原文


友情链接